EN

给看不见的教育指标更多关注


本周,PISA测试成为教育舆论场的焦点之一。

据央视网消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日前正式公布了新一轮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结果显示,在全部79个参测国家和地区对15岁学生的抽样测试中,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四省市作为一个整体,取得全部3项科目参测国家和地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好成绩可喜可贺,证明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成效显著,教学走在世界前沿,提振了我们的教育信心。但报告所反映的一些事实,也值得我们反思。如报道中指出,我国学生总体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幸福感偏低。从现实角度讲,我国一些地方的中小学生花在学业上的时间的确比较多,学习效率不高。

而学习效率不高,其实与幸福感是直接相关的。当孩子在学业上花费的时间多,做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时间自然变少;当学生为了取得高分数,无暇经营自己的精神家园,全部身心投入到没完没了的题海之中,幸福感或快乐指数偏低自是必然。

阅读即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众所周知,阅读能陶冶情操,休闲身心,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但较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论坛日前发布的《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显示,我国近七成中小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低于一个小时。随着年龄的提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一个小时的学生明显增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汪锋就表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兴趣不是问题,读物也不是问题,时间才是问题”。

没时间阅读,不是一个小问题,背后牵涉到孩子的知识结构、精神视域、眼界格局,关系到其世界观的形成、价值观的塑造、真善美的心灵以及未来的种种——很多孩子上了大学之后,才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参加工作之后,才意识到情绪管理是多么重要;结婚成家之后,才发觉自己缺少爱的能力;走向成年之后,才发现自己欠缺一种叫逆商的东西。这些与人交往,与自我觉知、获取幸福有关的能力,从小就应教给孩子,让孩子在自在的阅读中、在有趣的活动中、在大千世界的行走中,一点点去试错、探求、获取,进而知道自己是谁,该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

这些看不见的,与心灵、精神与情感有关的内容,也是那些过于追求量化的教育评价指标所体现不出来的,但又极其重要。因此,无论是小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公办教育还是民办教育,要关心那些成绩、排名等显性指标,更要多关注知识背后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关注与师生身心有关的健康、幸福、快乐等隐性指标。

实际上,关注这些隐性指标与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是为了更好践行理想的、树人的教育。为此,从教育评价来看,首要是贯彻破除“五唯”顽疾,转变过于功利和单纯量化的评价观。从教育管理来看,要引导教育者多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做好立德树人工作。《钱江晚报》近日就报道了浙江东阳一所小学的老师,因为学生作业没完成,让孩子罚站,并拍了照片晒在家长群里。尽管校方后来表示涉事教师已被解聘,但做好教育管理,保证教师队伍师德高尚,当是教育之基本要求。守住了师德底线,教师能发自内心地关心每一名学生的身心成长,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

之于家长,可做的事情也非常多。在陪伴孩子过程中,除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精神发育,引导孩子在阅读中沉淀爱相信爱,在艺术中发现美感受美,在运动中磨炼意志、奋勇拼搏,在大自然里联结万物、感悟生命,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社交力、生活力与幸福力。但现实中,许多家长显然做得还不够好。据《人民日报》报道,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一项高中足球赛事上,看台上只有不到10名学生家长。一名家长表示,从小到大,孩子几乎就是在没有观众的比赛中成长起来的。而在邻国日本,某年一场高中足球比赛决赛,现场来了5万人,全国43家电视台转播,还有乐队现场演奏专为比赛创作的主题曲。可见,在孩子学业之外的精神培育上,家长们还需要唤起更多的共识,付出更多的行动。

生活里不只有考试,教育也不只有一把标尺。跳出成绩看教育,站在终点看起点,当教育的关注重点真正转向孩子的精神世界,他们学业成绩不会差,内心亦会充满温情,离幸福更近,更容易收获美好的未来。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09日第2版 

微信图片_20190823090209.jpg

冀教育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 输入分数,一键匹配录取院校
  • 河北招生政策 挑大学 选专业 选科指导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