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别让环保作业沦为造假作业


  近日,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空牛奶盒、空笔芯被包装成商品出售的现象。原本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垃圾摇身一变成为了明码标价的商品,商家不仅不愁卖,甚至敢于标出相当可观的价格。究其原因,便在于这些“商品”是卖给学生家长,用来帮他们完成学校任务的。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一些学校和教育管理者对环保教育的理解过于片面和形式化,忽视了环保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内化于心的环保意识和外化于行的习惯。当“100个空牛奶盒”“上百个空笔芯”等“以量取胜”的评价方式被当作衡量学生环保作业努力程度和环保成果的标准时,也就容易加剧家长与学生的焦虑和攀比。即使有些学校“不要求数量,自愿参与”,但不少家长也会有各种想法,比如“不做最后一名”“担心环保作业与学生的评优、奖励等相关”“生怕孩子在老师那留下不好的印象”。

  量化评价有其自身的管理和评价优势。但以上交空笔芯的数量为衡量学生努力程度的尺子,并定下“成绩好的学生一天一支,成绩一般的学生三天一支”的标准,这就太荒谬了。此外,一些学校原本希望通过环保作业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作业却与评优等挂钩,迫使家长和学生不得不采取造假手段以完成任务。这种“以空对空”的政策执行方式,不仅无法达成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助长形式主义之风。

  造假环保作业,损害教育诚信,误导环保认知,削弱学生责任感,贻害多方。家长和学生为了完成“环保作业”而购买空牛奶盒和空笔芯,不仅浪费了资源,还损害了诚信。这种行为与环保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反而教会了他们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同时,这种形式主义的教育方式还会损害教育的公信力,让公众对教育的质量和价值产生质疑。

  “上交空笔芯”“上交空牛奶盒”等本末倒置的现象,必须及时纠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素养的积累,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学校在设计环保作业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环保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环保态度和行为习惯。对此,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环保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同时,学校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教学管理能力、创新评价方式、加大政策执行力度、注重学生自我反思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让环保教育回归其本质,进而培养出具有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责任编辑:宋静


冀教育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 输入分数,一键匹配录取院校
  • 河北招生政策 挑大学 选专业 选科指导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