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捐赠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的高能物理是他的终身事业,为此他付出了毕生心血。”叶铭汉的女儿叶如茵在代表父亲发言时说道。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4月2日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粒子探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叶铭汉的百岁诞辰。4月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悉,在生日当天,叶铭汉院士决定向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300万元,成立“叶铭汉基金”,用来支持青年科研人员从事高能物理研究。
叶铭汉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他的三叔是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叶企孙,也是对他一生影响最深的人。在年少时,叶先生就树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1945年,他离开西南联大投身抗日战场。抗战胜利后,他又回到西南联大学习,其间结识了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并结下深厚友谊。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粒子探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叶铭汉。 图/中国科学院大学微信公众号
新中国成立前后,在核物理学家钱三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核物理”的激励下,叶铭汉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师从钱三强从事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工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建设我国自己的加速器,他又放弃攻读研究生,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研究实习员做起,追随著名核物理学家赵忠尧,参与我国第一台和第二台静电粒子加速器的研制,并在其上开展了核反应实验和应用研究。
自1982年起,他主持大型高能物理实验粒子探测装置北京谱仪的研制,是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的主要科技领导人之一,为我国核物理实验基地、高能物理实验基地的建造和在世界高能物理实验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4月2日,在老人生日当天,“叶铭汉先生与北京谱仪物理学术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披着红围巾的叶铭汉精神矍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志鹏在报告中介绍了叶铭汉先生对我国高能物理实验的贡献。他回忆,过去科研条件很差,国外禁运、封锁,器材奇缺,但全组成员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于1953年底初步建成V1——我国第一台加速器。
“我国的高能物理研究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这些成绩离不开叶先生的卓越贡献。”国科大核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致辞表示,从1994年起,叶先生“退而不休”,在李政道先生的建议下进入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工作。作为中心学术主任,他通过建立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了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说:“他是一头具有巨大内在力量的‘bison(野牛)’。”
“我父亲捐赠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的高能物理是他的终身事业,为此他付出了毕生心血。”叶铭汉的女儿叶如茵在代表父亲发言时表示:他常说,中国高能物理今后的发展将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者不断努力。为此,他决定拿出有限的积蓄设立“叶铭汉基金”,奖励高能所的青年科学家。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