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服务河北在行动 一周年!河北工大:找准星 解真题 谋共赢


河北工业大学服务“经济强省 美丽河北”行动计划发布会现场

本网讯(通讯员 屠琼芳)“未来五年,学校将紧紧围绕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整合校内外资源,努力构建起信息化背景下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新生态,用创新成果驱动中国式现代化河北篇章落地见效,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3年3月17日,河北工业大学面向社会发布了《服务“经济强省 美丽河北”行动计划》。一年来,学校全力以赴找准星,千方百计解真题,合作联动谋共赢,全面推进服务“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行动计划向纵深发展。

全力以赴找准星

“要想做好服务,我们首先要找准‘谁需要服务,需要什么服务’。”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创新研究院(下称河创院)院长安海龙说,“我们河创院可以说是学校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鹿泉区人民政府精准对接的成果。” 自创办以来,河创院紧密结合学校优势学科方向和地方实际,明确了紧紧围绕省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优先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五位一体”的建设任务和“五步走”的发展战略。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学校8个学院的36支创新团队入驻河创院,其中国家级人才8人,累计走访企业80余家,与32家驻石企业联合提出的26个科技创新项目获得资助,130余名学校教师、300名以上工大学子与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联合攻关。


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创新研究院成立现场


继河创院之后,学校还与唐山、沧州等地方政府共建机器人、绿色化工等8个产业技术研究院,选派科研团队常驻,为当地企业提供产业转型支撑;与省发改委、交投、建投等政府、企业力量有机结合,共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业大数据产业研究院等高能级研发平台,校企合作研发推动我省行业和龙头企业技术革新。

“学校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区位特征和学科优势,累计洽谈、合作京津冀域内企业650余家,组织挖掘技术需求600余项。”河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卫朋介绍说。截至目前,学校已与京津冀企业签订横向合同449项,其中合同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有42项,涵盖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助力建筑施工机器人、第三代半导体芯片超快激光划片机、风电制氢等技术在河北省落地转化。

此外,学校聚焦河北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80余个产业集群,将其作为服务我省经济的主阵地,以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为载体,以高水平创新团队为依托,紧盯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先后走访全省40多个市县、深入500多家企业开展蹲点式调研,梳理汇总企业技术需求890余项,为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的个性化、定制化贴身服务,签订技术合同164项,累计合同金额7435.9万元,助力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设立‘服务河北行动计划’主题,调研地区实现省内11个地市100%全覆盖。”学校团委书记赵颖颖介绍说。一年来,学校新建社会实践基地41个,支教帮扶22所中小学,辅导学生2873名,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专利等成果近300份,30余份调研报告被当地政府、企业采纳。

千方百计解真题

“真没想到,短短三个月,河北工业大学的师生就解决了我们企业困扰已久的难题。” 在谈到与河北工大开展联合毕业设计的成果时,河北阿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凯很是感慨。


“真题真做”毕业设计作品《无人眼镜店AI自助服务系统》


2024年1月,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7名大四本科生,接到了来自与学校联合开展毕业设计的阿凯科技公司的“订单任务”——开发一套《无人眼镜店AI自助服务系统》。该项目要求“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科技技术应用,项目产品利用AI技术实现人脸关键点检测和三维人脸重建技术,模拟线下眼镜试戴体验,使得虚拟试戴效果逼真且具有个性化,提升线上购物的便捷性和体验感。” 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学生们克服了从大学教室到企业实验室、从课本理论知识到企业实际项目应用造成的各类不适“综合征”, 在校内导师张健楠、张满囤和企业导师张世凯的指导下,掌握了从图像识别的算法优化到虚拟现实交互体验的具体技术,不仅完成了“便捷实用”的毕业作品,相关研究成果也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自2023年以来,学校新建校外实习基地99家,新增带薪实习岗位279个 ,新增校企联合毕业设计课题423个。2023届近40%学生进入企业实地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其中车辆工程专业已经实现了100%。”本科生院院长张小俊介绍说。此外,学校还举办“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系列论坛,发布首批企业揭榜挂帅项目172项。“揭榜”后,学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联合指导下,开展研学攻关,完成自己的“本科毕业设计”,为合作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真题、真做、真用”。

为了更快更准地找到“真题”,学校常态化开展“走百县 访千企 解万难”活动,以地方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覆盖各县(市)的技术转移分中心为支点,累计选派157名科技特派员、55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2个县域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团,涵盖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等领域,搭建“点线面结合、校企县联动”的县域特色产业科技服务平台和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和支持,推进企业创新发展。乐器制造是武强县的传统产业,科技特派团针对全县产业集群现有管乐器制造工艺落后亟需产业升级等现状,提出精准制造“数据—工艺”一体化技术,实现高品质管乐器精准制造。

合作联动谋共赢

2024年3月6日,河北工业大学与石家庄市双向交流挂职的七名校地干部接受了岗前培训。石家庄市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外国专家局局长柯旭希望各位挂职干部“搭建好校政企三方沟通的科技桥梁”,为校地协同发展积累经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冀教育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 输入分数,一键匹配录取院校
  • 河北招生政策 挑大学 选专业 选科指导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