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把自己的家庭,称为“学习型家庭”——我始终认为,当人类走向学习型社会,父母与孩子人生互赠的“最美礼物”,就应该长这个样子。
在这里,一切的成长问题,学习问题、家庭与工作问题,大都在一种平等深度的探讨、共同学习的交互、不断改善的思维习惯中,融化了,或者消失了,成为每个家庭成员人生进阶的养料。
它在不同的时候也会遇见难题,却从没有过不了的难关;真正的难关在于,我们如何把自己的家庭变成它的样子。
一个不断完善的学习型家庭,个人的总结是有11个字,代表我们走向学习型家庭的11个行动口令,与您分享,期待共勉。
理——道理变硬,管理变软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管理方法,中国家庭通行又管用的是硬办法:父母的权威、孩子的任性、个人的情绪、非理性的干预等,都可以改变我们的家庭行为。
但学习型家庭的管理是把“硬办法”变软,要智慧而习惯性的去做三件事,这要比硬办法在这样的家庭更管用:
首先“讲道理”。不是指唠唠叨叨无重心,喋喋不休空讲理;而是面对每一个关键分歧,学会坐下来,相对正式地聊一聊,把问题看清楚,常识理清楚。道理不要很多,但一定要讲透,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马上解决。一生能够和家人在关键点上理透几十个道理,父母孩子就能够举一反三进入无数的领域。
其次“搞创作”。是指共同为家人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或者错误,展开头脑风暴,把每个人的视野、知识、想法都抛出来供参考,然后一起讨论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经常这个达成共识的解决方案,就会成为这个方面的家庭行为准则。
还有“相互发现”。家庭中因为每个人所处位置不一样,年龄不一样,很难做到完全理解对方。对此,我们一定要有心理预期。每个人只能看见事情的一面,当分歧发生时,要习惯性地去探究对方为什么坚持自己的想法,你就会发现他深层次的思维逻辑与我不同,而且有他合理的部分,再大家一起重新更完整地认识这件事,讨论后达成共识。
信——充分信任,让家庭总是“透明态”
真正的学习型家庭,彼此信任是前提。所以我们要做到每个人的每件事几乎都被知晓,彼此之间尽可能没有秘密。
你可能会觉得很难做到。但是如果长时间坚持与家人孩子开诚布公,透明地讲述家庭乃至个人状况,就可以消解很多秘密,达到彼此的知根知底。
这种透明对孩子也适用吗?无数的过程都告诉我们“绝对适用”,而且对TA是一种人格的信任。让孩子知晓父母几乎一切事情,一切困境,会让TA看见生活、家庭、社会、工作、学习的复杂性。在这种复杂的场景中,爸爸妈妈正在怎样努力去面对和解决,TA也要在这种复杂的场景中展开理解,达到自我的内在平衡。我认为这是最容易展开的,学校教育不能给或者给得不那么充分的“社会教育”。
现实中每个家庭都有各种各样的压力:生活、工作、学习等。其实真正会给孩子增加负担的是家长因为压力产生的情绪,以及带着情绪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再加上你并不告诉他真实的情况是什么,他的压力反而更大。
我们给孩子讲明白这种复杂性,其实是在帮助他理解这个世界,同时让他看到爸爸妈妈在以什么样的状态迎接这些困难,他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这反而能带来安全感。我想,这才是父母能够引领的最好成长。
补——家庭成员要学会彼此互补,相互理解
家庭成员在资讯获取、思维角度、习惯养成等方面,要相互促进,相互启发,优势互补。面对一个问题,无论生活中的,工作或学习上的,整个家庭要形成一种客观平等的讨论,把不同视角聚集在一起,得到一个更完整的、更综合的视角。
同时,每个成员都要致力于在对方身上找到自己的成长。
有个学生曾经问我,如果在家庭中爸爸妈妈更不讲道理,难以沟通,该怎么办?我给他的建议是“从内心去补齐那一尺时光的距离”: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想要在你的身上实现他们的梦想,或者是他们确实是不能够理解你们这一代人。我们必须知道,今天的学校、老师甚至父母,传统的认知总是会达不到年轻人的要求。所以环境是很难迅速改变,两个年龄层次的认知差异只能从我自身开始改善。比如把这事情搁置一下,我们先进行一些有效的沟通,在能够达成共识的地方先做起来。爸爸妈妈不能理解你,这本身是一种常态,你们毕竟隔了二三十年的时光,对于这个社会的认知,以及所处的场景都不一样。一方面你要学会和环境相处,同时也要学会从内心去补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心灵距离。
其实,这个道理对父母而言同样如此。
定——建立“人生目标”,夯实学习定力
家庭成员间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谅解,久而久之,会产生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势,这个态势让每一个人都期望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父母一般都希望孩子要有目标感,有目标的孩子学习会有定力。这一点当然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引导;但最根本的,是作为父母也一定要有自己的人生价值感、使命感、目标感。然后,孩子就会有动力长成爸爸妈妈的样子。
但是让孩子寻找人生目标太难了。怎样才能做到呢?我的经验是五步法:
第一“兴趣挖坑”。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很多兴趣,要围绕兴趣,学会给TA“挖坑”。比如养一只鸟,管理一片阳台花园;渐渐长大,学会写一本“书”,办一个“画展”;甚至创建并管理一个“微信公众号”。很多事情上路后,常常这个事情本身的目标,就会对孩子产生成长的督促。
第二是“耳濡目染”。孩子多与父母接触,完全了解父母的生活与工作,知道一个有目标的人生是饱满、愉悦的。
第三是“世界教材”。尽一切可能满足好奇心,让孩子满世界去看去走,获得与真实世界的认知连接。
第四是“挑战试错”。人生目标其实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经历逐渐得出来的。你要给孩子机会,让他在有挑战的经历中试错,哪怕有些经历你不赞同,或者看起来不靠谱。
第五是“关键讨论”。在重大选择上必须一起公开讨论,“民主”决策:你自己的优势究竟是什么?花时间反复追问,条分缕析,然后才能选定方向。
读——创造一切条件“多读书”
这件事比较好理解,却很难实施。
首先是父母示范所带来的习惯培养,这需要尽可能从孩子10岁以前开始。其次我们很少留意的是,读书是需要场景和氛围的。
家庭中场景空间怎么设计?家庭书架上的阅读内容是不是足够好?我们家是不是有一个大家默契的读书讨论时光?
学习型家庭的根本特征就是大量阅读,最无形的好处来源于阅读后的相互分享,这种思维的交互,比我们单独学习增效更多,会让彼此的认知都变得更“厚”,面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很多问题,思考也更全面。
处——利用一切条件真实相处,常态介入
家庭成员要彼此学会真实相处,常态介入。比如我的孩子八岁的时候,我们约六个同龄孩子的家庭做了一个儿童读书会,每周各读一本,每周六分享两个小时,坚持了两年。深度交流让每家人的亲子关系都变好了。
越小的时候,孩子们越是会欢迎我们进入他们的生活,反之,父母也应该欢迎孩子们进入自己的世界。比如,我出差的地方如果有好的人文景观或教育场域,就把她带着,宁可有些课不上,也要让她跟着一块去看世界。蒲公英教育智库每年大概要举办十几场会议,其中有一两场,比如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我也会邀请女儿参加。还有,我曾经带团队到农村驻扎了两年多时间,也把她带在身边“自学自教”。
父母孩子没事就扎堆在一块儿,共同语言就会越来越多,彼此了解也越来越深。
用——在自己最关心的事务上“相互利用”
初中开始,我每周六都会缠着女儿聊天,一方面是帮助她解惑,更重要的是解决我的问题,学校是什么样子,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动态,学生们对很多事情怎么看?我们自己办了一所小规模的先锋学校,叫蒲公英泉源学校,女儿也在里面学习。我经常说你不仅是学习者,还是泉源学校的建设者。这些年来,我把女儿的 “剩余价值”榨取了很多。我经常说我的女儿好像比专家还好用,她帮我解决了学校里很多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通——学会有效沟通,不断趋同认知
家庭有效沟通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是不断消除沟通障碍。人与人之间,不同年龄和性别之间的沟通障碍很大,不可能完全没有沟通就达成共识。每个家庭可以形成定期沟通的习惯,比如每周六用两三个小时深度沟通。我们是好多年大年三十晚上不看春晚,而是几个家庭在一起,做跨年总结,我们用这种几乎固定的形式,让沟通抵达更深入,更开阔的境界。
第二,在不断消除沟通障碍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趋同认知维度。有时虽然一家人有相同的决定,但对事情的认知维度不一样,也会有些隔阂。而深入的沟通让我们在很多事情上理解趋同,会让家庭感到一种共鸣、共振的愉悦。
第三,因为家庭的认知维度相近,所以能尊重观念上的差异。事实上,无论进行多少沟通,毕竟是不同角色,所以观念的差异永远存在。但这种差异不是坏事,很多事情大家一起讨论,相互补充观点,尽管最后依然有差异,但它可以使家庭成员对这个事情认知更完整。
关键问题总结一下,我们不妨花一点时间来思考:我们的家庭怎样才能先建立沟通基础,然后形成定期沟通的习惯,最后达到整个家庭相互尊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