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复习的基本任务
第一、巩固成果,“颗粒归仓”。本轮复习是高考的“收获季节”,汇总前两轮复习的成败与得失,收获前两轮复习的成果,保证应得的分一分不丢,应作为第三轮复习的首要任务。
1、回归课本,查缺补漏。依据考纲对所考知识点逐一进行梳理,让学生按照各知识点的层次要求做到重述、默写、解释、比较、区分、归纳、分析、理解、掌握。不能以考能力为由忽视了基础知识。
2、回顾反思,巩固提高。以“错题档案”“错题本”为线索,回顾复习过程,再现前车之鉴,巩固复习成果。
3、调适心理,增强信心。要结合学校、班级、学生个体情况精心设计相关活动,淡化高考氛围,调整学生心态,激发学生斗志,坚定学生信心。
第二、综合训练,提升能力。按照大纲样题要求,筛选、编制试题,进行模拟训练或仿真考试。
1、通过训练进一步查找知识的缺漏和能力的缺陷,(突出诊断功能),特别是对一些热点、重点问题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弥补。
2、通过训练进一步检查学生在答题规范、答卷技巧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第三、整合信息,“战前磨枪”。
搜集筛选高考信息,特别要结合第三轮复习资料,对一些与社会热点相联系的问题、与生活生产现代科技相联系的问题进行专题讲解,或在试题训练、讲评中渗透。同时还可渗透相关信息进行试题估猜。
第三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1、以“纲”为纲,回归基础 准确把握《考纲》所列知识点及其指标体系,并把对高考知识点掌握的系统性、认识的准确性、理解的深刻性、应用的完整性,贯穿于第三轮复习的全过程。以复习内容的基础性不变,应对高考试题的万变。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命题人必须遵循的“法规”。第三轮复习要高度重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重新学习《考试大纲》,以“考纲”作引领去回归课本,梳理考点,哪些是必考的,哪些是必不考的,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并掌握每个考点包括的内容、每个内容包括的要点、每个要点包括的层次,切实做到准确、全面、深刻。在梳理过程中重点解决那些记得不准、理解不深、似是而非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依据在一、二轮复习中学生易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错误认识,以问题为线索,对重点知识点的认识、理解、记忆和应用加以强化。 要指导教师务必处理好回归基础与综合训练的关系,题目是永远也做不完的,碰上高考题也是几乎没有可能的,在这短暂的四周复习时间内必须把打实基础,完善知识系统放在第一位,要统筹安排好时间,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进行回归基础的时间和空间。万不能把第三轮复习当成了综合训练、做模拟题的过程。 走马观花式的泛读教材是无效的,必须按考纲知识点顺序梳理知识,要指导学生建立“回归基础”笔记本,以书面表达的形式自行编织出考试知识网络,该记的要记准,该背的要背熟。特别要结合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的应用,强化对所考知识点地掌握。 2、总结反思,有的放矢 复习内容的确定和复习过程的设计,一要依据《考纲》要求,二要针对在第一、二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结合“错题本”,认真梳理复习中的盲点、 疑点、易错点、易混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复习内容和复习过程。 前两轮复习,学生做了大量的题目,经历了解题中的坎坎坷坷,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应用的思路不断扩展,巩固这些学习的成果应是本轮复习的首要任务,特别是二轮复习中做过的题目、试卷、例题进行广泛阅读,从中归纳、总结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特别要认真研读“错题本”中的每一道题目,认真反思错题的原因,防止类似错误的重犯。尤其是中档题目和基础性题目更要搞通搞透。通过“错题本”的研读。 3、精当练习,中档为主 习题的选择要突出针对性、典型性、综合性、灵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每一个题应该是每一类题的代表,做到由题及类,触类旁通,“量不在多,典型就行,题不在难,有思想就灵”。单题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也是第三轮复习的重要任务,但其训练的目的应以进一步发现知识上的漏洞和能力上的缺陷为主,以及时进行弥补。为提高训练的实效性,要进一步加强备课组的集体研究,以保证训练题的针对性、典型性和综合性。 4、突出主体,狠抓落实 本轮复习更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调控复习内容的时间和空间。为此要特别抓好以下两点: (1)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本轮复习时间的四分之一。 (2)自主时间的利用要要科学引领,或回归课本落实基础知识或研读“错题本”总结归纳,严防钻入题海。 5、关注薄弱,突出重点 答题顺序原则上还是提倡先易后难,做到“巧做低档题,全做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高档题,做错也无悔”。 对答卷规范要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