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21年高考物理考前备考建议


2021-04-08 15:27  运城中学  浏览量:140

经过十个月的辛苦努力,再有一个多月我们就将迎来2020年的高考。那么在剩下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如何高效备考,高三年级物理备课组长牛霞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前边我们已经经历了高考的一轮和二轮复习,如果说一轮复习是基础能力过关,二轮复习是综合能力突破的话,那么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第三轮复习就是应用能力的提高,就是冲刺阶段的提升。第三轮复习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研讨高考试题,查漏补缺知识,拓宽解题思路,熟练解题方法,规范解答试卷,掌握应试技巧。具体做法:


一是强化实验


高考实验题以其灵活性和探究性成为学生高考得分的难点,因此冲刺实验复习要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强化实验的“设计”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弄清基本实验仪器的作用和使用,明确每个实验的目的,理解每个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应用物理实验的等效法,留迹法,放大法等,以不变应万变。实验题的考查一般分两类,一类是课本的实验略有变动,另一类是以熟悉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在一个新的实验背景下灵活应用的问题。力电实验一直是高考实验的重点。


(1)高考力学实验《考试大纲》要求内容:长度的测量;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测力计等。


(2)高考电学实验《考试大纲》要求内容: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测定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练习使用示波器;传感器的简单使用。要求会使用的仪器主要有: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在复习时要注重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在备考中应做到以下几点:加强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原理及读数的复习;灵活选用实验器材,培养实验设计能力;注重对教材中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延伸,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二是寻找共同点、构建物理模型。


冲刺复习的过程要重视找相同点,将相同题型,相同知识点内容的试题进行比较归类,“建模”和“发散”思维,拓宽解题思路,达到解一道题会一类题的目的。在复习中要分析所研究的问题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理模型(例如小球能否看做质点,物体上抛的过程是否可看做竖直上抛运动)。


在建立正确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画图分析过程,找出过程特征,思考应用的物理规律,采用恰当的物理和数学方法(如函数图像法,往返对称法,矢量图解法,极值法等),列出相应的方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无处不体现对物理模型应用的考查。高中物理常见理想化模型有:质点、点电荷、单摆、轻绳、轻杆、轻弹簧、弹簧振子、电场线等。物理过程模型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物理情境模型有:碰撞模型、子弹打木块模型、皮带传送模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模型、运动的金属棒切割磁感线的模型等。


三是瞄准“中档题”。


总复习阶段不是题做的越多越好,应该精选精练,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理综物理命题以中档题为主,因此对于我们大多数学生来说目标应是瞄准中档题,真正吃透题中描写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感悟解题思路。个别尖子学生可以适当分一些精力研究近年高考卷中难度较高的压轴题,采用 “分餐式”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是综合测试提高适应能力


在第三轮复习中,完全按照往年高考试题的要求命制仿真试题 ,题目来源以各地信息题为主,另外也可适当选用、改编历年高考题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五是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


查漏补缺是总复习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针对学生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及在答卷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总结讲解。引导学生对错误,疏漏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和订正,在错题本上分析每一个题目做错原因,并总结此类题的解题规律,感悟解题思路。


六是重视解题的规范化


从研究评分标准和在平时的练习可知,绝大部分考生在解题时其中失分的重要原因是解题出现了严重的不规范;不会统筹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所以在三轮复习时必须注意规范解题的训练。


相信经过充分的准备我们一定会在高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公众号图.jpg

冀教育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 输入分数,一键匹配录取院校
  • 河北招生政策 挑大学 选专业 选科指导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