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岁前这样教数学,小学不吃力》专栏的第五节课,我们来聊一聊怎么教孩子“排序”的概念。
预告一下,今天的最后一项活动能帮孩子提升左右脑的联结,让大脑更灵活、更高效,一定要看到最后哦。
排序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把一组物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比如孩子在学校排队,会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
我们平时收纳的时候,会把书从矮到高排,把碗从大到小叠,甚至把衣服的颜色按从浅到深的顺序排列。
你可能会问,“排列和孩子学数学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非常大。因为排列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个规律,比如从矮到高,就是高度依次递增的规律。
其次,我们要识别出物品的这种属性,并且始终用刚才的规律去表达。这对孩子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都是很好的训练。
拿一道小学题来举例,用1、2、3这3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如果孩子思维混乱,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那一定很容易遗漏。
但如果孩子按照规律,依次以这三个数字开头,就能很轻松地写出12、13、21、23、31、32这6个两位数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哪些数学活动可以帮孩子培养这种逻辑性的思维吧。
活动1 给吸管排排队
上一节课,我们介绍了6个维度的比较游戏,爸爸妈妈有带孩子操练起来吗?
拿长短来举例,上节课,我们只要求孩子比较谁长,谁短,找到最长,最短。今天可要增加难度了。
我们需要孩子把长短不同的5根吸管,按照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依次排列好。就像小朋友在幼儿园排队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年龄不同,对排序活动的胜任能力也不同。所以一开始玩这个游戏,我们可以给孩子一点“提示”。
首先,准备5根吸管,分别剪成1cm,2cm,一直到5cm的长度。
接着,在白纸上画出同样长度的5条线段,像图片里一样,从短到高,均匀地排列。
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把吸管放到对应长度的线段上。
我们也可以在线段上粘上双面胶,这样孩子就可以把吸管固定在纸上,增加他的完成感和成就感。
比如图片里的这套插座圆柱体,不仅能帮孩子做触觉和视觉的训练,同时也是一种带自我纠正功能的排序玩具。
通过观察圆柱体和孔的尺寸,孩子能够练习匹配,把圆柱体放到合适的洞里。
而当圆柱体太大,没有办法放进任何一个洞里时,孩子会仔细观察,或者摇晃洞里的圆柱体,来找到放错的那个。
类似的,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做这类练习。
找一张硬纸板,在上面画5个大小不同的圆,剪下来后,孩子就可以按大小顺序,把圆形纸板归位了。
等孩子能熟练完成上面这些任务后,我们就可以不再给提示,直接让孩子排序。
不同长短的笔,不同大小的玩具,不同高矮的瓶子,都可以让孩子排排队。
游戏过程中,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不要随意纠正孩子。可能你叫他从小到大排,结果孩子从大到小排,甚至有两个排错了位置,都没有关系。
肯定他的专注,提醒他再观察一下,给孩子机会自己发现问题,才是更积极的引导方式。
活动2 大碗配大勺
如果觉得上面的活动对孩子来说太简单,我们再来增加一点难度。准备4个大小不同的碗,4把大小不同的勺子。
首先,把碗打乱顺序,请孩子按大小排好。
接着,把勺子也打乱顺序,请孩子按照“大碗配大勺,小碗配小勺”的规则,依次把勺子放进对应的碗里。
为了增加趣味性,你可以对孩子说,“大碗要和大勺做朋友,小碗要和小勺做朋友,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朋友吗?”
最后,请孩子闭上眼睛,我们把四把勺子重新打乱,拿走其中一把。接着问孩子,“这把勺子应该和谁做朋友呢?”
孩子可能会很困惑,不知道这把勺子对应的是哪个碗。这时我们可以启发他,“把勺子重新排一排顺序,是不是就能找到它的好朋友了呢?”
这个游戏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整理的思想,这点对将来的学习很重要。
有些孩子做题时不仔细审题,也没有整理“条件”的习惯。拿到题就做,结果越做越糊涂。
如果能在读题的时候,就把题目里的条件都用数学的语言整理出来,孩子的思路就会更清晰,也更懂得出题者的意图。
活动3 会整理的孩子更聪明
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藏着很多排序的练习机会。
举个例子,孩子回到家后,是不是经常把鞋一脱就进去玩了呢?
我们可以找一天,故意把鞋横七竖八地堆在门口,然后对孩子说,“宝贝你看,这些鞋太乱了,容易把人绊倒,我们来摆整齐吧。”
整理鞋子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边说,一边做。
“这是爸爸的鞋,一只左脚,一只右脚,两只要放在一起。”——这是教孩子配对。
“爸爸的鞋最大,宝贝的鞋最小,妈妈的鞋不大也不小。”——这是教孩子比较。
鼓励孩子参与进来,他来整理,你来看,同时把孩子摆放的顺序说出来。
“你摆的很有意思呢,先是爸爸的鞋,然后是妈妈的鞋,最后是宝贝的鞋。从大到小,真整齐。”
即使孩子没有按照大小顺序摆放,也不要纠正他,可以听听孩子的想法,看他为什么这么摆。
我们只需要在平时抓住机会,给孩子演示按顺序整理物品就可以了。
和孩子一起整理他的书、玩具;洗完碗,请孩子放回厨房的抽屉;和孩子一起整理他的衣柜,把衣服从长到短地排列。
鼓励孩子做家务,尤其是做一些整理工作,不仅能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对于数学和逻辑思维的培养也很有好处。
活动4 谁先,谁后?
最后,我们来学习另一种维度的排序,按照时间先后排序。
很多妈妈会刻意教孩子看时钟,认时间。但其实,能报出时间的孩子,并不一定真的理解时间的概念。
想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时间,一个办法是多在孩子面前使用代表时间先后顺序的词。比如首先、然后、最后、以前、以后、昨天、今天、明天等。
我们在做饭、叠衣服,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都可以使用这些词汇。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帮孩子练习按时间顺序排序。
上面这张图里,首先有一个鸡蛋,接着,鸡蛋壳裂开了一条缝,最后鸡蛋壳碎了,钻出来一只小鸡。
假如3张图的顺序打乱,孩子能把它们重新排好吗?
小样妈给大家准备了26张这样的3步骤排序图,爸爸妈妈打印出来后,裁剪成卡片,就可以让孩子来排顺序了。是不是和小学语文的“给段落标序号”很相似呢?
由于我们的左脑负责处理语言信息,右脑负责处理图像信息。所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把这些图片串联成一个故事,能够促进左右脑的联结,增强胼胝体的功能,让大脑更有效地运作哦。
今天给大家分享了如何教孩子排序的内容。陪孩子玩这类游戏,让他在生活中多做一些整理类的家务,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都大有裨益,一定要坚持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