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中国有位名副其实的学霸,干毅。
他被评为“世界1000位最有创造力和成就名人”、“世界1000位伟大科学家”,周恩来曾说他是文武全才的科学泰斗。
不仅如此,在干毅的言传身教下,他家培养出了11个博士,看到这张学霸家谱图,不少网友都酸了:爷爷是博士,爸爸是博士,连孙子也是博士!
在谈到教育时,干毅曾经说过:真正决定一个孩子能否成为天才的往往不是智力。家里成年人的教育很重要,关键就在这里。
干毅的大女儿荣珠教授也说:我父亲话不多,但从小学起他就教了我很多。他的教导对家里几个兄弟姐妹的成就是不可或缺的。
一、学习一定得有规矩,从小要养成好习惯
干毅经常谈到这句话:学习必须有规则,永远不要三心二意,好习惯可以带来高效率。现在,女儿荣珠教授也用同样的话来教学生。古人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教育就是一棵树动摇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能力。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不管别人是否盯着你学习,你总能做到自律。
现在的孩子学习竞争激烈,作业本来就很繁重。认真写作业要2个小时。再拖就深夜了,不搞得手忙脚乱才怪。
值得一提的是,好的习惯会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尤其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课业两门变成三门,难度更大,增加应用题和阅读题。如果学习习惯差,根本跟不上,学习越来越难,坏习惯循环。
所以,从小学阶段开始,家长就要为孩子制定规则,写作业、玩耍、锻炼、阅读需要多长时间,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树立时间观念,养成专注认真的好习惯。
二、道德培养从小抓起,路才能越走越宽
“不论做什么事,讲道德是前提。”这是干毅对子孙们的教导。
这和中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大学》不谋而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强调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
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开发孩子的智力,追求所谓的高分。而是让孩子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自立于人群之中。
小学阶段,孩子快速切换到新的环境,突然间拥有新的人际关系,其实是不知所措的,学校的老师也不会教这些知识,更需要家长们花心思花精力去教。
引导孩子处理好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朋友关系,既要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要洞察照顾他人的情绪,在遵守道德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社交沟通能力、共情力和情绪自控力,将来路才能越走越宽,融入社会。
三、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那个年代读书并不吃香,白天要下地干农活,晚上有空了父亲就要求我们几个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看书阅读,家里不大,但是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
荣珠教授说:“从小我们就早起晚睡,经常看书看到半夜,父亲也跟我们一起。他不会要求我们一定要考多少分,但是不用功、浪费时间,就会被严厉批评。
“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立志成为一名卓越的科学家,也成功实现了。”
著名作家龙应台说过:父母和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的,最佳保鲜期是在年幼小学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宛如一张白纸,拥有无限的潜能,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开发和利用发展。
大量研究也表明,3~12岁阶段,正在逐步建立对世界的认知,父母作为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很深刻,孩子的行为、性格、习惯甚至是人生目标大多都是从他们身上模仿来的。
家长要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帮孩子建立学习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等等,高质量的陪伴,才能为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错过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到了叛逆的青春期再想纠正弥补往往需要耗费成倍的时间和精力。
曾经有一句话,在知乎被赞到榜首:缺席家庭教育的家长,最终就会养出一个失控的孩子。
教育最忌讳的,就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当甩手掌柜,不管不顾。孩子的成长是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比重远远超出50%。
社会发展学家埃里克森指出:孩子从0~12岁,每隔3~6年,会发生一次转变。每位父母都是孩子的使者,要牢牢把握时机,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教会孩子学习的基本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好品质。
无数案例也证实,一旦错过了听话的3~12岁,等进入青春期再开展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会闹得很僵,顶嘴吵架、打架斗殴、离家出走、网瘾少年......等问题接踵而来。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砸了多少金钱和资源,而是高质量地陪伴引导,在孩子迷茫困惑的时候及时引导教育,带着孩子往对的路上安心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