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萨提亚转化式家庭治疗》一书中,美国心理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写道:
讨好是一种求生存的应对姿态,在压力情境下,一个人忽视自己的感受,认为他人和情境都比自己更重要,尽力取悦一切人和事,就是不在乎自己。
“讨好”一词并非贬义词,许多人都认为它可以更好地生存和成熟,但是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的《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有一个公式:
成熟度=为别人考虑(讨好)+勇气。
因此,他认为,从小特别乖的孩子,自然更容易为他人着想,但现实情况这样的人却是缺乏勇气,即他们压根就不成熟,而且总是陷入“舍己为人”的怪圈,经常失败,心理问题更多。
过于乖巧意味着过于压抑
我一直认为,一个孩子太乖一定是由于过度压抑自己而引起的,从心理分析来看,人的本能是好胜的,如果我们想要健康的生活,就必须要彻底地抑制它。
如果个人的攻击行为不能以合适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这种能量并不会消失,而是转向内在世界,成为自我攻击。
我们应该了解到,一个人严重自卑,抑郁,强迫症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例如我以前认识的一个人从不与人争吵,但总觉得胸闷,去医院做各种检查都没问题,后来在咨询心理医生过程中,他开始放松,首先从咨询室发泄出真实的感觉,最后胸闷问题得到了解决。
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无中生有”,比如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压低自己家孩子的自信心,还美其名曰“我是为了给孩子压力让孩子变好”。
这就是“家长总是喜欢夸耀‘别人家的孩子’,而不喜欢夸耀自己家的孩子”的现象。这样孩子就有了这样的感觉:自己必须无所不能。不然,别人家的孩子,总有比你更好的地方。
也许,父母们会把“我必须完美”这种幼稚的渴望,投射在孩子们身上。成为“你必须是完美的”。
太听话就会僵化思维
许多乖巧的孩子都缺乏“灵气”。心理学有个概念叫“防卫机制”,其中一种防卫机制叫“理性化”,即习惯用思维和理性来处理人性的真实情感,可以这样切割、隐藏了正常人性中的感受。
它像许多神经症患者的防御机制,时刻提醒病人谨慎行事,遵守规范,但同时也会导致思维和行为的刻板僵化。
这样长时间过去,患者越来越痛苦,甚至没有感情。许多人觉得生活僵硬刻板,这都是因为小时候受到上述父母那样的对待。孩子懂事,父母就奖励;孩子不懂事,父母就冷落,所以孩子下意识地形成了遇到某件事必须怎样做的想法。
但是这些都严重限制了孩子的创新,其实孩子有很多想法,都是因为这些顽固的想法让孩子失去了很多机会。
还要知道,有理性的人都是为了保护过度的情感,但事实是,没有人能够消除情感,即使用理性的方式来保护情感也不能。
孔乙己在鲁迅的《孔乙己》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茴香豆中茴香的四种写法吗?”
这个问题传递出孔乙己的情感隔离,他借助于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建构“读书人”的特殊优越感,用“理性”的防御来对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尴尬和孤独。
过于乖巧的孩子是有条件的,所以没有条件的爱是更需要的。爱与被爱并存,这是一种经历过多的爱与探索的成果。
在《弗洛伊德的使命》里,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人无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宠爱的人,会终生保持胜利者的感觉,而这种成功的信念,会导致他这一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
拥有父母的爱做底气,能让孩子有信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能够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坚强的心灵不会从乖巧懂事的经历中成长,而是在充满爱和接纳的环境中成长。
教育家阿黛尔.法伯说:让孩子成为一个血肉之躯、情感真挚的人,比继续让他做“妈妈的乖孩子”更加重要。
有句话是这样的,做了一辈子坏人会死得很惨,做了好人会被累死,只有做了时坏时好的人才会提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