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天津12月7日讯(记者 徐德明)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如何以红船精神为切入点深化“四史教育”?近日,以“弘扬红船精神 喜迎建党百年”为主题的“京津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专题备课研讨会”在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举行。为扩大受益面,会议采用了线上观摩和线下直播相结合的形式,来自京津冀地区的3000余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通过校际网络同步教学系统实现了一体化备课研讨。
本次备课研讨会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主办,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联盟、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滨海新区教体局、河北省保定市教育局等联合承办。这是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联盟成立以来组织的首次省际交流活动,为推动京津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建立“手拉手”集体备课机制开辟了新的交流平台。
会议邀请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嘉兴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段治文教授作“‘红船精神’的历史形成与时代价值”主旨报告。段治文从历史形成、理论概括、历史内涵、时代价值四个方面,系统解读了“红船精神”的历史逻辑和深刻内涵,为与会教师进一步全面把握备课主题、完善教学设计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启发。
在说课展示环节,来自京津冀大中小不同学段的教师分别立足本学段教材、学情和学生认知特点,分享了各自的课程设计思路。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六小学教师马相馨以《中国有了共产党》为题,采用情景模拟、启发式教育等方法,侧重通过生动案例和鲜活语言引导学生了解建党过程,感知红船精神。河北省保定师范附属学校教师李瑞娥以《改革开放史促发展》为题,将红船精神融入改革开放史,通过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引领学生感悟红船精神的当代价值。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韩娟以《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题,采用议题式、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设置问题链条,引导学生分组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在示范课展示环节,天津市第二十中学教师时瑶和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红娟博士分别代表高中和大学两个学段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呈现。时瑶老师的示范课《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学生们齐唱《南湖红船》的歌声中展开,通过循循善诱的提问,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体会出发,逐步揭示红船精神内涵、分析红船精神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进而揭示红船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形成的中国精神谱系中的地位。李红娟博士的示范课《红船精神——梦想从这里启航》,从“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两个方面,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时代的维度,重点阐释了新时代如何科学把握红船精神的内涵。
在专家点评环节,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首批思政课教学标兵李朝阳教授指出,把握“红船精神”时代价值,要坚持“回头看、往前看,放眼看”,强调在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世界、当代中国。
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联盟秘书长、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新华用“活动规格之高、合作单位之多、会议内容之丰、参会范围之广”高度评价本次备课研讨会。她指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通过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协同机制、模式化推进等方面落实、落细、落小各项工作。教师、教学是一体化的关键,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按照“八个相统一”做好思政课教学,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