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 焦 磊
认定39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破解学龄前儿童入园难题;主城区公办小学校内课后免费托管,近4万名小学生受益;156个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促进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主城区普通高中招生改革,着力解决优质高中升学难问题……
日前,记者在衡水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获悉,近年来,该市始终把教育改革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组织实施教育规范提升工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深入推进主城区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实施规范提升工程,补短板强弱项
11月1日下午,衡水市胜利小学放学铃声准时响起,然而学生们却没有走出校门,而是在老师的安排下,开始认真写着当天的课后作业,各班级老师也开始逐个检查辅导孩子的作业。
近年来,因小学生下午放学时间早,家长接学生不方便、学生课后无人看管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和爱人平时都是17时30分下班,但孩子却是在16时40分放学,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总是麻烦亲戚朋友接管。”衡水市民刘丽说,这个问题不止难倒了一个家庭。
自2019年该市实施主城区小学生课后免费托管服务后,小学生在下午放学后可申请延长1个课时,17时40分统一离校,教育部门对托管服务实施范围、师资、时间、托管内容和程序逐一明确和规定,并建立了托管管理、值班、安全保障、应急管理等一整套制度体系。这项教育惠民政策的推行,让广大家长拍手称赞。
为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该市在主城区公办小学全面推行课后托管服务的基础上,对全市365所小学全面实施校内课后托管服务,23.8万名学生参与其中,实现了主城区和县市城区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不仅如此,衡水市教育局再次出台政策,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工作内容,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各学校根据学生意愿和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在图书室、运动场、专业活动室等教育教学场地,开展了书法、美术、音乐、体育、戏曲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菜单式”服务。
2019年以来,衡水市立足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组织实施教育规范提升工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一年多来,教育规范提升工程结出了累累硕果。该市开展的“平‘语’近人”进校园活动经验在全国推广;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90所,91所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全部完成统筹治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加快推进,对198所学校实施城乡结对,全面开展校长教师交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工作、办学条件、学校文化建设等“六个帮扶”,城乡学生同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同时,该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也迈上新台阶。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利用衡水智慧教育云平台、湖城云课堂平台,组织240名优秀教师开展线上教学辅导,录制公开课4108节,注册用户61.8万,累计访问量3.6亿人次,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让学生成长不延期”;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突破发展,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签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为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探索新路子。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成功争列全省首批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为全省3个试点单位之一。衡水学院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艺术学院获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取得重大进展。
实施教育惠民工程,让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近日,深州市第四幼儿园的音乐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唱着歌;在美工室内,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点着手指画;在科学发现室,孩子们一起动脑筋搭着积木……
“幼儿园是今年新建并投入使用的,占地面积3325平方米,建筑面积263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1000多平方米,可容纳300名幼儿。幼儿园各功能室齐全,设有音乐室、舞蹈室、美工室、科学发现室和室内多功能活动大厅,满足教学及开展活动需要……”该幼儿园负责人蔡小玲说,这所幼儿园的建立也是深州市2020年完成的民生实事之一。
与此同时,跟随着多媒体设备播放的课文,武邑县第七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大声朗读。这所今年9月1日刚刚投入使用的小学,不仅提高了城区办学水平,也让小学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武邑县今年建了3所公办小学,班额都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进一步推进了武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武邑县教育局局长张喜春说。
近年来,衡水市持续实施教育惠民工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陆续投资约15亿元,启动实施156个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工程。通过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等方式,新增建筑面积24.83万平方米,将增加学位25620个。
同时,衡水市每年都将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强力推动教育惠民工程项目实施。这些建设项目的完成,使主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总量持续扩大,促进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开展高中招生改革,破解优质高中升学难题
“2018年,所带班级衡水中学录取12人;2019年,衡水中学录取13人;2020年,衡水中学录取20人,剩余学生全部被主城区普通高中录取……”在衡水市第四中学班主任李君君的笔记本上,一组数据记录着她所带班级连续3年毕业生升学统计。
今年,衡水市第四中学公费指标生402人,比2019年多256人。该校完成了公费指标后,剩余学生全部被主城区普通高中录取,真正满足了本校学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这些数据的变化,充分显示出这几年衡水市惠民招生政策改革的力度。”衡水市第四中学副校长周新茹深有感触地说。
李君君老师统计的数据,不仅反映了一个班级的升学变化,更是衡水市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成效的生动体现。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上高中难、上优质高中更难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衡水市研究制定了《2020年衡水市主城区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指导意见》,并对主城区普通高中招生办法进行改革。
通过增容挖潜,着力解决普通高中入学难问题。今年,该市普通高中面向主城区招生1.54万人,占初中毕业生人数的90.7%,比去年增加7.5个百分点。同时,该市通过增办高中学校,着力解决超大规模民办初中升学问题,滨湖新区志臻中学和桃城中学河沿校区两所超大规模学校,新增了高中层次教育。该市还通过改革招生录取办法,着力解决高中学校重复招生和群众盲目择校问题,参照高考录取办法,公布一分一档后,由衡水市教育考试院对主城区考生按计划、按志愿、按分数统一录取,保障招生录取公开、公平、公正。
“我要给今年的主城区普通高中招生政策改革点赞,解决了我们学生家长最揪心的问题。”学生家长裴有方说,“我女儿参加了今年中考,顺利拿到了入学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