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教育部宣布了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的决定,至此,“强基计划”取代了自主招生,开始正式启动,进入新高考招生舞台,名校招生格局的变化随之而来。
强基计划的校测将在七月底进行,由于是第一年试点,参加的考生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接受着各方面的高难度挑战。但有了他们提供的经验,新一批准高三生身上的压力应该能卸下一些,有更多时间去了解和规划自己的升学道路。面对强基计划,很多准高三生和家长还处于一头雾水的状态,它究竟是增加了上名校的机会与渠道,还是提高了报考难度?是应该放弃然后全力准备高考,还是值得一冲?加上这几天高考陆续揭榜,今年变化的分数线让家长们更加紧张,开始思考是不是该报强基,多一层保险杠。所以在校测开始前,青云优学整理了六个问题进行解答,让大家简单了解强基计划,感兴趣的准高三生和家长在之后也能更透彻地理解校测解读。
1、强基计划究竟是什么?
强基计划是2020年起率先在36所双一流高校展开的招生选拔模式,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扶持基础学科,选拔、培养出顶尖创新人才。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通过阳光高考平台https://bm.chsi.com.cn/jcxkzs/在高考前进行网络报名。
2、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有什么不同?
二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招生学校、招生专业、选拔定位、入围依据、录取方式、培养模式。
自主招生可以说是竞赛生最常走的通往名校大门的路,它面向的是那些拥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突出的考生,有90所高校采用此模式进行选拔录取。而强基计划希望招收到的是学科成绩拔尖、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它不再以竞赛成绩或其他创新潜质证明为入围依据,而主要通过高考成绩来制定入围标准,部分在相关学科领域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可破格入围,仅有36所双一流高校获得强基计划招生资格。
自主招生模式可进行降分录取,所以不少考生视其为“名校跳板”。通过自主招生考入的考生会进入什么专业由高校自主决定,范围较广,入学之后和裸分考进来的学生一同学习,在培养模式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那些在相关领域表现优异的“偏才”,对于强基计划来说只拥有破格入围资格,而是否能破格录取,评定条件应当会比之前更为严苛,毕竟强基计划的本质是“优中选优”。高校会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在强基计划中开放基础学科相关专业的招生,比如数学、物理、哲学、古文字学等,基本都是本校的A类以上学科专业。考生在高考成绩出来后按一定比例从高到低进入入围名单,再进行高校校考,最终通过85%高考成绩+15%校测成绩折算的综合分决定录取结果。
二者差异较大,强基计划并非是很多家长设想的自主招生改头换面后的另一版本,它更像是综合评价的升级版。所以,想要用之前自主招生的路子来应对强基计划,基本是不可能的。
3、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参加?
强基计划第一批的试点高校为36所双一流A类大学,今年全国范围内计划招生6000+,而报名人数已经超百万,这条报考路可以说是挤爆了。让人担心的是,其中很多人并没有考虑到自己和强基计划的适配程度,只是为了多一个上名校的机会而盲目报考。这是彻头彻尾的误区,划重点,强基计划的核心是培养基础学科顶尖创新人才,它的选拔机制、培养模式都围绕此展开。这透露出两个信息点:1、考生必须愿意投身基础学科的研究;2、选拔上对学科天赋和智力水平有要求。
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多采用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模式,学习周期较为漫长,而且基础学科专业的就业方向很垂直,也比较狭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对于一些急需出力支持家庭的考生来说必须慎重考虑。与过往自主招生的降分录取不同,强基计划的入围和录取都对高考成绩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分数没有太大优势,也不建议报名。这里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学霸对高考有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心得,拿到高分不在话下,但对于非高考题型的驾驭能力却一般。这样的考生我们也是不建议报考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高考成绩在最终评分中占比85%,但能入围的学生基本分数相近,这一块拉不出太大的分差,真正决定“生死”的是占比15%的校测成绩,传统高考应试型选手在这个方面很容易吃亏,进入大学后的培养模式也未必适合自己。
虽然强基计划的报名是面向所有考生,只要高考成绩达标或相关学科领域有突出表现即可入围,但总的来说,还是成绩优异、对基础学科有强烈兴趣、愿意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做贡献的学生更适合参与强基计划。准高三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慎重考虑,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4、强基计划的具体报考时间和流程是什么?
(2020年时间节点均往后推迟一个月)
三月底:高校发布招生简章
四月份:考生统一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报名,根据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六月份:高考
六月底:高考出分后,高校进行入围名单公示
七月初:高校组织校测考核
七月份:在高考提前批录取前,强基计划录取名单公布
5、入围和录取标准是什么?
原则上讲,所有考生都能在系统里进行强基计划的报名,但各大高校公布的报名条件均在一段线以上,有些院校有额外要
求(例如:吉林大学要求达到所在省公布的强基计划相关控制分数线上110分及以上),并且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录取门槛很高,所以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可以报,但没必要。
建议这两类考生进行强基计划的报名:1、高考成绩优异,需达一本分数线,根据部分高校的招生政策,还需要总分或单科成绩达到规定要求;2、全国竞赛中拿到银牌及以上奖项,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
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主要为高考成绩,各高校会采取一定的比例,按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入围名单,这个比例一般为1:3、1:4、1:5。而通过高校自定标准破格入围的考生不会占用前者名额。
对于入围之后的校测,各高校也有自己的模式制定,主要为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有些院校三项都进行考察,有的只考其中一项或两项,具体形式要看招生简章。校测结束后,学校一般会通过“85%高考成绩+15%校测成绩”的折算后总分评定来决定录取结果。比较特别的是,南开大学要求入围考生的高考成绩要在最终总分中占比90%。
6、通过强基计划被录取后学什么?
除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相关专业,高校强基计划还开设了信息与技术科学、工程力学等专业,大部分都为A类学科,具备非常强大的师资力量。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考入的学生采用小班化教学、本硕博贯通等培养模式,有些学校的培养初衷就是希望考生们能来攻读本校的博士专业,所以还会邀请学校名望高的教授来当班主任,也会配备专属导师,帮助学生们尽早从事科研工作。高校基本上是不允许学生换专业的,部分允许在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内申请调换,因为对于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高校都有一整套完善的、连贯的、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争取为高精尖领域输送人才。
综合来看,强基计划标准高,审核严,对于专业意向也有极强的限制,基本是顶尖学生之间的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