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文宏教授“同框”,详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做


4月20日下午,教育部召开学校疫情防控专家报告视频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李兰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分别就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判、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判和如何做好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主持,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各高等学校疫情防控相关人员参加报告视频会。

如何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3位专家有何建议?随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钟南山:开学的时候要减少聚集

钟南山:

现在全世界一些比较大的国家把复学启动到日程上来的不多,或者极少,而我们开始了这个工作,还是很有意义。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复工特别是复学是大问题,很多国家目前还不敢提。我们复学是在非常特殊的矢向差异情况下复学的,外来的输入造成我们的继发感染随时存在。但是我们也必须在严防严控的情况下开始复学,这是一个新课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走好这步棋,平衡好复学、恢复经济和抵御外来输入扩大感染的关系。

目前按照我们群防群控的机制,有一些输入,有一些传染的话,我不觉得奇怪,我记得前两天张文宏教授也讲过,我们的观点很相似,有个别或者少量的输入传播的话,不会形成大的疫情,我也完全相信这个,但是对于我们复学的要求就会比较高。

我们在开学的时候,聚集是最容易产生互相感染的,所以要减少聚集。在学校上课本身就是聚集,所以我们得适当地考虑比如说错峰上课。虽然会有很多困难,但是一开始需要有这么一个过程,一些位子距离隔开。减少聚集,这一条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在宿舍里,一个宿舍大概有五六个同学,这个问题也是值得考虑的,目前最重要的还是通风。

现在的问题常常是外来感染。在大学里,一个是留学生要特别注意。因为在广东,这个阶段出现了某些国家回来的留学生,接触的人员的感染率还是不低的,所以后来在广州引起高度警惕,在其所在国家本地的都进行了一次普查,所以大学要特别注意留学生。有这些接触历史的都要比较警惕。我还是这个看法,复课这条路一定要走,这条路很艰难,但是我们一定要学着往前走,在这个过程里可能会有个别地方出现了感染,甚至出现了第二代感染,不奇怪。我们现在有这么强的群防群控的机制,在大学里,在这个城市里,在这个省里,不会形成一个比较大的暴发。

但是特别注意一个问题,我们大家保持警惕。在班里一旦有一些或是自己觉得有些不舒服,发烧是其中一个,另外再加上有的同学平常很活跃,突然很疲劳,或者有几声咳嗽,这个要注意,让同学自觉地配合医生及早地看门诊、检查,这对学生有好处,也对家长有好处。

另外要有防护的意识。这在我们整个启动过程中是非常艰难的一步,但是我们绝对不要说一个学校出现个别的就停掉,我们是经不起这么反复折腾的。在这个节点,我是积极支持复课的,但是要做够措施。想要求全部都不发生,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坚决支持往前走。我们遇到问题及时地处理,这一条要下决心。

李兰娟:最重要的是确保返校复学的人没有感染

李兰娟:

教育部这次全面的复学是肯定我们国家的成果,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举措。我们大家都要在严防严控的前提下来保证学校的复课和复学。

这次新冠肺炎,能够取得这么大的胜利,能够复工复学,是党中央坚强领导,尤其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科学防控的结果,也是全国医务人员不畏艰辛、英勇奉献的结果。我觉得复学以后,这也是给学生们一堂生动的课,这堂课对于告诉学生们怎么样爱国,怎么样增强奉献和牺牲精神,将是非常好的教育。希望学校通过这样一场和疫情的艰苦斗争,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的本领,让年轻人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我积极主张复学,因为我们国家总体上从国内来讲,已经有将近一个月“双清零”了,应该具备复学条件。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外来的输入,但内防反弹的少数,还是不能放松。

对学校,我认为最最重要的一条,是复学的每一个人回到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清”。大家都要进流行病学的调查,要确保返校复学的人是没有感染的,一定要做到底盘要清。如果是已经隔离了、已经检测过了,并已经确认没有接触过任何感染者,那我们就视同他是健康的。

第二个,复学以后学生要外出,还有外面的人要进来,要严查,不让感染者到学校,这一点学校一定要严格措施。来的人不但要量体温,而且要确保一定不是感染的才能进校,才能接触学生,包括教师也一样,也要检查。还有,和学生有接触的食堂或卫生清洁人员也要确保。保险起见最好做个咽试纸测试,让所有进校来的人都是健康的。要确保学生的安全,让学生尽量留在学校,如果外出要报告,报告到哪里去,到外面接触的人群要监控。到外面如果接触的人当中有感染者,接触人是被感染者也要被隔离。这个人群一定要控制好,这样确保学校的安全。

学校里的学生是我们严格保护的对象,千万不要去接触不明真相的人,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边境的各个学校一定要重视边境人员的输入导致学校的感染。学校的安全就是社会的安全,就是国家的安全。只要传染源彻底控制,传染源一旦有立即发现还是能够安全的。

保持距离、戴口罩、尤其是勤洗手、房间通风都是常规,测体温也是发现感染者的渠道。早发现后隔离是我们最好的一个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等这些措施。最好是让学生复学后尽量不要接触外来人员,全心全意待在学校好好读书。

另外,我还是主张要用互联网手段,尽量能够用互联网手段学习,可能能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减少路上来回的时间、减少人员的接触,充分把互联网的手段利用起来,也是确保安全的非常重要的举措。

张文宏:校园防控最大防控重点是一起吃饭

张文宏:

从目前疫情上升的情况看,世界上的疫情没有到高峰下来的意思,就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中国仍然面临输入性的风险。如果中国因输入性风险,大家都不上学,那些疫情比较差的国家,反而复学了,道理上也说不过去。所以我觉得,就像李院士、钟院士讲的,咱们中国开学的时间节点选得非常好。

我们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输入性的风险,输入性的风险一定会连带着国内产生个别的病例,在这些个别病例产生以后,有可能跟我们的学校产生关系。还有最近中国非常重视的问题:无症状携带者。所以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种风险是始终存在的,但是这种风险也不至于大到比国外其他的国家更大。

每个学校所在的地方都有一个防控重点,这个防控重点就是假设有学生感染了,他传给自己身边人的风险有多大,这是一个。第二个,能不能尽量不要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个人认为,学校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学习的地方,很多东西不可能由网络完全替代。我们要制定一系列措施促进学生的交流,但是要注意安全。我们要开展户外活动,让他们在流通的空气当中活动,甚至于不戴口罩在操场上也是安全的。我们可以开室内小型的交流活动,大家戴口罩,通过替代性的方案来解决我们对社交的需求。

校园防控最大的防控重点在哪里呢?是一起吃饭。一起吃饭聚餐是造成我们传播最大的风险。整个学校要根据师生的工作、学习的场景,把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分隔开,每个场景都有一个最好的流程。学校要不断地进行科普,在校园里也要鼓励大家有群防群控的思想。

我再给大家讲讲怎么可以防止在学校里面出现二代、三代、四代病例。除我前面讲的保持社交距离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学校是不是非常有效地启动了应急防控的流程。我建议,各学校负责卫生的老师,都应该跟我们的医院有很好的连线,一旦出现发热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应该到附近的发热门诊进行相应的检测。如果我做了充分的检测,对病人进行了充分的隔离,还发生这样的输入性的病例,那这就是科学本身存在的现象。我们唯一做的就是要早、要快,做得早了、快了,我们就尽到最大的责任了。

我跟大家总结一下重点核心。在各个层面保持学生之间的社交距离,但是要保证学生之间充分的社交。怎么做到既要社交又保持社交距离?这里就是说足够的物理距离,戴口罩,互相之间交流的一些区域空间,这些都要进行研究。这些体现了学校管理者的智慧,有了这个智慧,原则上不会出现大范围的传播。

如果万一在哪一个学校出现一例病例,我们也不要觉得奇怪,因为我们的社会是开放的,开放的社会一定会有事情发生,关键是发生了事情以后是不是处理得当,是不是做了合适的、非常及时的早期处理,如果做了,我相信就不会酿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微信图片_20190823090209.jpg

冀教育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 输入分数,一键匹配录取院校
  • 河北招生政策 挑大学 选专业 选科指导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