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张桦教授门诊来了一名15岁的男孩,骨龄已经16岁,身高却只有156cm。家长称父母双方都不矮,虽然孩子的身高一直落后于同龄人,但觉得最终会追赶上来,所以一直没太在意。
检查发现,孩子骨龄与身高不相匹配,但已经错过最佳干预治疗期。张桦教授表示,身高干预最好的年龄在5岁到12岁之间,很多孩子来看的时候已经晚了,骨骺接近闭合,再也没有长高的机会。
家长应按期给孩子测量身高
张桦教授表示,孩子不同年龄,每年的生长速率不一样,家长应按期给孩子测量身高。
●出生第1年,大约长25cm。0-3个月每月长3cm,4-6个月每月长2cm,6-12个月每月长1.0cm-1.5cm,1岁以内的孩子最好每3个月测量一次身高;
●第2年,大约长10cm-12cm,每3-6月测一次身高;
●第3年至青春发育期,每年长5cm-8cm,每6个月测一次身高;
●青春发育期,男孩每年增长8cm-12cm,共长30cm,女孩每年增长6cm-8cm,共长25cm。由于生长加快,应该每6个月测一次身高。
后天因素对身高有三四成影响
据介绍,父母的遗传对孩子身高影响占到60%-70%,后天环境因素影响占30%-40%。孩子的身高向遗传的上限靠近或者向遗传的下限靠近,上下会有4cm-8cm的偏差,而多长4cm-8cm,还是少长4cm-8cm,对一个人的成年身高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的差距。后天科学地促进对身高有30%-40%的影响,更有可干预性。
遗传身高计算公式:
●男孩成年终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厘米)
●女孩成年终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厘米)
除遗传外,导致矮小的因素还有疾病、营养、运动、睡眠、生活环境和心理状况等。矮小症部分是由于器质性疾病引起,包括内分泌异常,骨骼病变或其他疾病等,其中以生长激素缺乏最多;其次是性早熟导致的身材矮小,还有部分由于宫内发育迟缓或染色体异常等引起。
别错过治疗矮小的最佳时机
据介绍,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异常性疾病。性早熟会引起生长加速,短期内身高增加,但同时可能导致儿童骨龄提前,过早骨骺闭合以至于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
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生长效果越好。切不可等到发育后期如15岁—18岁,此时骨骺接近闭合,生长潜力很小,已不再可能达到理想身高。
张桦教授表示,身高管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还是一块盲区,希望家长们都能关注自己孩子的身高,早期干预,不要留下遗憾。
孩子想长高 留心这些因素
●运动
运动可使身体发育更健康,减少疾病。运动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使遗传潜力最大限度发挥。
研究表明:运动比不运动的小孩平均身高高出2cm—3cm。运动可使骨骼发育变长、变粗。
这些运动可以促进青少年身高增高:弹跳运动,跳绳;伸展运动,单杠;全身运动,游泳。
●营养
通过营养可以使孩子长高2cm—3cm,但要注意合理的营养搭配。现在孩子经常出现营养过量,只吃荤、不吃素,只喝牛奶、饮料,不喝水。但摄取过多的蛋白质,反而会对生长产生损伤。
青少年合理的营养搭配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饮食结构多样化;合理的蛋白质(肉类)和纤维素(蔬菜)搭配;脂肪酸不要过多,摄入的脂肪中尤其是动物脂肪需要适当控制,保持合适的体重。
●睡眠
生长激素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达高峰。为了尽快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最好让孩子晚上10点之前入睡。3岁-6岁儿童要每天睡10小时-12小时;小学生、初中生9小时-10小时;高中生8小时-9小时。■新快报记者 方 轶 通讯员 胡琼珍 伍晓丹